close
人是到了幾歲之後,才逐漸有了固定的習慣口味。
習慣生魚片要沾多少醬油跟芥末;
習慣牛排要幾分熟,湯要可以燙口的熱;
沙拉要吃不出生菜的怪味,沙拉沾醬不可以太甜;
陽春麵一定要找到一家湯頂沒有一層浮油的,
米糕一定要吃老家那間開店年齡比我還要大的,才是真正的米糕。
肉粽一定要跟我媽包的一樣,裡頭要有一塊又肥又厚的五花肉;
提拉米蘇要帶那麼一點酒味;起司蛋糕除了天母的那家以外,
其他的只是雞蛋糕口味。咖啡逐漸變得不加糖跟奶精;就算不
懂茶也可以嚐得出昂貴跟便宜的差別。
然後愈來愈貪心,希望花小錢也可以品嚐到美食。
但是希望愈來愈難達到。
所以只好希望自己能賺到愈來愈多的錢,因為那些美食佳餚,
就連”平價”的小吃也愈來愈不平價。
美食對我而言,是安撫心情的幸福藥丸,但是...昨天放假出
門吃了一天是一種折磨。
莉莉水果冰->
赤崁擔仔麵->
安平豆花->
周氏蝦卷->
老媽的家常菜一桌->
飯後零嘴是:
松村煙燻鴨翅->食髓知味
安平某不知名的鮮蝦餅->
柑仔店綠豆糕->
然後早早躺在床上入眠,然後瘦它個3公斤。
這就是我在台南上班之後的收獲跟心得。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