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4月23日那天忽然打開博*來的網站,如果不是它繃出來的廣告視窗,沒被我盡忠職守的軟體擋掉的話,今天的我也沒有機會可以看到這套書。

是自家人都懂,我從以前就很愛看比爾.布萊森(Bill Bryson)的書,當初在誠品亂逛裝氣質時,不小心翻到他的《請問這裡是美國嗎?》而上了賊船,一旦感受到他寫作的英式幽默,(人家明明是美國人,但是我沒說錯,真的算英式幽默。)便會難以自拔的愛上這個有一頭亂髮的旅行作家。後來陸陸續續幾乎是看完了他的所有出版品,我只看中文版,所以也許他有的英文版著作並沒有翻譯成中文過,但是這部份我就沒去細查了。

所以當我好奇點進這套四本的萬物簡史時,一看到作家是比爾時,我內心的驚喜程度不亞於當初第一次看到他的書時一般,因為他在我的認定裡是「旅行作家」,但是這回兒卻寫出了四本一套的科普類的書,我對科普類的書一直都沒什麼好感,大概是被國中教科書的內容給澆熄了好奇心,多年前除了無聊時看了天下出版的《別鬧了,費曼先生》後,對科學無趣、理論數字令人入睡的印象有那麼一絲絲的改觀之後,其實心裡是自己認為;我一個唸商科的俗人,看科普書有什麼用呢?它又不會教我怎麼看那支基金會賺錢。

所以當收到這套書的時候,我心裡只是覺得既然家裡的土財主都花錢買了,那我就翻翻看吧?!沒想到一翻翻上手了,一口氣狂啃直到第三冊的我,已經又重新愛上這個作家的作品了,意外的驚喜是,年齡即將邁入而立之年的我,像返老還童一樣,內心再度激起了對宇宙地球萬物的好奇心。我沒見過寫得那般有趣的科普書籍,不單單有趣,還讓你了解當初科學物理生物植物考古種種學問的發展及後續。

也更新了我一直以來大腦裡頭庫存的很多舊觀念,這時候才明白,也許「學無止境」這四個字並不僅僅是要我們花一輩子的時間去學習「新知」,也許也代表著當一個人永續學習,不間斷的放開心胸去接受新觀念時,他才有機會把腦子裡舊有的資訊更新。就像我這個凡夫俗子要不是因為看了這套書,我大概會一輩子以為很多科學家只是"運氣"好,偶爾發現了地球的祕密,而不曉得這些祕密被發現前是需要嚴謹的實驗及長達數十年的專注研究的,這勞民傷財的研究絕不是因為運氣好一句話可以打發的,我想要不是比爾這套書,把很多辛苦付出的科學家們記上一筆。我想他們終其一生大概只能用「偉大的不明不白」這句話當代表。而且很多教科書一筆略過的敍述,讓從小就習慣只看結果不看過程的台灣學子們,忘卻掉成功榮譽名聲背後的賣命真相,如果為了獲得寶貴的實驗證據,必須要像孟德爾一樣,栽培3萬棵豌豆並長達數十年的漫長過程。也難怪從小失去耐性的我,種個綠豆實驗就令我覺得耗時費日了,當然最終也失去了對科學生物物理的耐性。

親愛的朋友們,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曾經被不肖黑心科學教科書給荼毒了。相信我,最迅速及有效的解毒解悶良方是這套書。

 

好書不推會傷身,好物不買會傷心。



此書不讀,真可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9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